
洞口融媒7月24日讯(记者:肖皓静)暑假期间,洞口县长塘瑶族乡中心学校里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棕包脑”舞教学活动正在进行。10多名瑶族孩子们身着民族服饰,跟着传承人学习舞蹈动作,在欢声笑语中感受非遗魅力。
7月24日,棕包脑国家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戴昌路告诉记者,“棕包脑”舞是湖南省洞口县域内目前唯一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脚步要稳,手臂摆动幅度再大一点,注意眼神要坚定有力!”63岁的戴昌路耐心地纠正着孩子们的动作。他手持棍棒,用富有节奏的敲击声引导孩子们练习。孩子们头戴用棕片缝制的 “棕包脑”,随着鼓点跳跃、转身,稚嫩的脸上洋溢着专注与兴奋。
学员丁雨萱说:“暑假期间,我利用空余时间参加非遗体验,让我对‘棕包脑’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据了解,“棕包脑”舞是瑶族同胞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传统舞蹈,融合了狩猎、祭祀等元素,2014 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长塘瑶族乡作为该舞蹈的核心传承地,近年来持续推进非遗进校园、进乡村活动。此次假期教学活动为期 20 天,除了舞蹈动作教学,还包含民族历史讲解等内容。
戴昌路表示,让孩子们在学习实践中触摸“棕包脑”,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
责编:付泽宇
一审:薛源
二审:谢定局
三审:欧阳恩雄
来源:洞口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
分享到